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是光电器件的工作基础。光垂直入射到半导体表面时,进入到半导体内的光强遵照吸收定律:
Ix=I0(1-r)e-αx
光垂直入射于半导体表面时发生反射与吸收
Ix:距离表面x远处的光强
I0:入射光强
r:材料表面的反射率
α:材料吸收系数,与材料、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本征吸收与非本征吸收:
本征吸收:
半导体吸收光子的能量使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空穴,产生等量的电子与空穴,这种吸收过程叫本征吸收。
产生本征吸收的条件:入射光子的能量(hν)至少要等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g。即
hν≥Eg
从而有
ν0≥Eg/h
λ0≤h/Eg=1.24μm·eV/Eg
h:普朗克常数
c:光速
ν0:材料的频率阈值
λ0:材料的波长阈值
几种重要半导体材料的波长阈值
材料 |
温度/K |
Eg /eV |
λ/μm |
材料 |
温度/K |
Eg /eV |
λ/μm |
Se |
300 |
1.8 |
0.69 |
InSb |
300 |
0.18 |
6.9 |
Ge |
300 |
0.81 |
1.5 |
GaAs |
300 |
1.35 |
0.92 |
Si |
290 |
1.09 |
1.1 |
Gap |
300 |
2.24 |
0.55 |
PbS |
295 |
0.43 |
2.9 |
|
|
|
|
非本征吸收:
[各种非本征吸收的示意图,表示出不同能量光子的不同吸收]
非本征吸收包括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和晶格吸收等。
杂质吸收:杂质能级上的电子(或空穴)吸收光子能量从杂质能级跃迁到导带(空穴跃迁到价带),这种吸收称为杂质吸收。杂质吸收的波长阈值多在红外区或远红外区。
自由载流子吸收:导带内的电子或价带内的空穴也能吸收光子能量,使它在本能带内由低能级迁移到高能级,这种吸收称为自由载流子吸收,表现为红外吸收。
激子吸收:价带中的电子吸收小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也能离开价带,但因能量不够还不能跃迁到导带成为自由电子。这时,电子实际还与空穴保持着库仑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电中性系统,称为激子。能产生激子的光吸收称为激子吸收。这种吸收的光谱多密集与本征吸收波长阈值的红外一侧。
晶格吸收:半导体原子能吸收能量较低的光子,并将其能量直接变为晶格的振动能,从而在远红外区形成一个连续的吸收带,这种吸收称为晶格吸收。
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对于硅材料,本征吸收的吸收系数比非本征吸收的吸收系数要大几十倍到几万倍,一般照明下只考虑本征吸收,可认为硅对波长大于1.15μm的可见光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