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3. 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根据RBB模型,宽带城域网可分为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三层。核心层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负责全网业务的转接和业务疏通,实现城域内数据交换及与IP网络互联。汇接层主要负责区域内业务的汇聚和疏导,要求提供业务调度和路由能力、多协议处理能力和多业务接入能力。接入层负责将业务就近接入汇接节点,要求设备具有多业务接入能力、多种接入手段和良好组网能力,可以迅速灵活的接入用户。
在规划中,光缆敷设应采用一步到位方式。宽带按入网网络结构的选择应结合宽带接入点分布的特点、路由情况及业务要求,综合考虑、适当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又要顾及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宽带接入的窄带需求以及网络的运行和调配灵活性,如扩容、调度及应急等因素,宽带接入网光缆网络结构,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3.1星型方式
母局汇接节点到汇接节点按星型点到点连接、构成有源星型或双星型网络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规划、光缆的投资相对较小、缺点是;占用管孔多,每个用户是单路由,安全可靠性差。对一些用户密度疏、近期变化大且离局较远的地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2环型与总线型结合方式
母局汇接节点采用从本节点出来的光缆双向进纤方式,汇接环由大芯数主干光缆构成,环上光缆采用不递减方式,每个汇接环上一般接4~6个汇接节点。汇接节点至楼道交换机采用星形点到点连接。该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汇接环光缆占用管孔少,纤芯使用率高,易于调度,安全性高。
对一些在母局汇接节点间总线上的重要其他汇接节点,为解决单一物理路由的不安全性,每个光节点可采用通向两个母局汇接节点方向的进纤方式,形成对该汇接节点的双向接入方式,当其中一个母局汇接节点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另一母局汇接节点疏通,增加了接入业务的可靠性,同时,当用户光缆有富余时可作为局间中继用。但该方式增加了汇接节点设备负载,同时使网络构造复杂,不宜大量使用。
对于距母局距离较远,用户较分散,有待进一步规划、开发的区域、汇接节点可采用星型方式来组网。对于现有管孔数量不足,用户数量集中在本局范围,而城市规划基本成形的区域,应优先考虑采用环型与总线型结合方式组网。
在光纤接入网组网中,一般采用光纤本局环网综合型,如图1所示。它的特点为:重要业务节点(如小区、大商场、机场、政府机关、大医院、大楼、大学、大宾馆、银行、无线基站等)均在环路上,次要节点接入较为灵活。
对于环网综合型接入方式,对网结构、光缆铺设等都有一系列细则要求,其中对自愈环网中主要节点的节点数的要求为4~8个为宜。
3.2.1主要与光传输容量有关。以使用的UT斯达康公司生产的OMUX-400为例,在自愈环网中,对交换局或靠近交换局的节点设置成局端点(COT),其余节点设置成远端点(RT),假设图1中A局端(COT)节点传输系统为32个2Mb/s系统,B、C、D、E远端(RT)节点考虑其上、下线业务量相同,各节点传输系统定为8个2Mb/s系统,如果RT节点数增加,其节点内的传输系统数将减少,不能满足节点内上、下线业务量的需求。
3.2.2与光传输设备的性能有关。用于监控、倒换、数据业务、帧同步码等信息也同时在自愈环环路中传送,节点数的增多,无疑使这些控制信息复杂化,并引起传输容量相对下降及倒换时延增加。
3.2.3光纤自愈环保护对环路中两个节点间全部断纤形成的环路保护其可靠性相似于我们在设备段经常使用的1:N(这里N为节点数),即当发生多个节点间光纤中断时,只能保护其中的一个。如果自愈环节点数增多,那么自愈环的保护可靠性就相对降低。
另外,组成环形网至少要有3个节点以上,所以要求节点下限是4个为宜不难理解。
另外,需说明的是,光纤辅设的多少不影响传输设备容量:在每一个接入点,它的传输容量(能力)仅与设备本身的性能有关,如光端机输出4个E3数据流,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理解为辅设光纤进入接入网点的数量越多,传输容量就越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3.3纤芯配置原则
3.3.1汇接节点;对于星型组网方式,每个汇接节点下6芯光缆,从主干到分支光缆逐级递减。
对于环型与总线型结合组网方式,汇接节点从汇接环上双向24芯,同时汇接环上至少预留12-24芯。汇接环采用单模光纤光缆,通常从几十到几百芯不等,建议采用带状光缆。
3.3.2汇接节点至楼道交换机;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纤芯数:每一个100M/1000Mbit/s以太网端口占用2芯,并用适当纤芯预留。建议采用多模光纤光缆。
以图2为例说明。设环网所需的光缆芯数为72芯,根据各节点业务量、预留考虑等实际情况,网中的纤芯编号如下:
① 主干节点编号:1~48
② B配线区编号:49~60
③ C配线区编号:61~66
④ D配线区编号:67~72
⑤ E配线区无次要业务节点,不分配配线区纤芯。今后发展需求可从主干光纤预留纤芯中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