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空管站技术保障部有线科 卢健 ATM是指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的基本单位的传输方式,它起源于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概念的提出,是新运营商替代传统TDM底层服务设施的一种重要选择。 ATM技术是第一种考虑了传输过程质量问题的分组网络技术,是一种有连接的网络服务—虚链路VC,其信道分配灵活,按需分配带宽,信道利用率高,具有服务质量保证(QoS)。既适合于间歇性、突发性计算机传输,又适用于固定延时视频、语音等多媒体传输。 与帧中继的帧交换原理相类似,ATM是将每帧固定为53个字节,其中包含48个字节的用户数据和5个字节的信元头(如图1所示),有利于数据交换的硬件化,加快了交换速度,提高了传输带宽,降低了传输的平均时延,提出了更复杂的QoS机制,具有灵活的拓扑结构,稳定性好,如图1所示。 图1ATM的信元结构 图中1至5字节为信元头,6至53字节为用户数据,UNI时为GFC,NNI时为VPI,VPI和VCI是虚链路的标识号,PTI是负载类型,CLP是优先丢弃指示位,HEC是头部校验和。 国际电联标准化组织ITU-T在建议I.321中给出了ATM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基于ATM的异步传输承载的各种通信业务功能,ATM可分为四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layer)、ATM层(ATMlayer)、ATM适配层(ATMAdaptation layer,简称AAL层)和高层。其中高层又进一步划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对于上述四个层的管理功能,也用一个平面表示,即管理平面。 图2ATM参考模型 与OSI的七层模型相对应,ATM的通信过程可以定义为数据链路层及数据链路层以下的底层机制,其通信过程在OSI模型的走向如图3所示。其中控制层面的作用是虚链路的呼叫、路由、建立、维护、拆除等,包含了应用层到物理层的各层协议,用户平面在已建立的虚链路上传输用户数据。 图3ATM通信过程与OSI网络七层的对应关系 一、 数据网改造需求 随着民航通信业务的发展,对数据通信网的流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民航近期依托ATM技术,开始对现有的数据网进行改造。构建一个能覆盖民航所有机场、具有电信级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以ATM技术为核心,以高速数字电路和数据卫星网络为传输干线,具有以民航现有体制为基础的层次化网状结构,能同时提供包括ATM业务、IP业务、电路仿真、局域网互连、程控电话交换机互连等多种业务接入,更好地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