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SPF协议综述 OSPF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开放最短路由优先协议”)的缩写。它是IETF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在IP网络上,它通过收集和传递自治系统中的链路状态来动态地发现并传播路由;OSPF协议支持IP子网和外部路由信息的标记引入;它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OSPF协议使用IP Multicasting方式发送和接收报文。 每个支持OSPF协议的路由器都维护着一份描述整个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是收集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广播而得到的。每一台路由器总是将描述本地状态的信息(如可用接口信息、可达邻居信息等)广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去。在各类可以多址访问的网络中,如果存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路由器,该网络上要选举出“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指定路由器”负责将网络的链路状态广播出去。引入这一概念,有助于减少在多址访问网络上各路由器之间邻接关系的数量。OSPF协议允许自治系统的网络被划分成区域来管理,区域间传送的路由信息被进一步抽象,从而减少了占用网络的带宽。 OSPF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按优先顺序来说分别是: l区域内路由 l区域间路由 l第一类外部路由 l第二类外部路由 区域内和区域间路由描述的是自治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而外部路由则描述了应该如何选择到自治系统以外目的地的路由。一般来说,第一类外部路由对应于OSPF从其它内部路由协议所引入的信息,这些路由的花费和OSPF自身路由的花费具有可比性;第二类外部路由对应于OSPF从外部路由协议所引入的信息,它们的花费远大于OSPF自身的路由花费,因而在计算时,将只考虑外部的花费。 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各路由器构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这棵树给出了到自治系统中各节点的路由。外部路由信息出现在叶节点上,外部路由还可由广播它的路由器进行标记以记录关于自治系统的额外信息。 OSPF的区域由BackBone(骨干区域)进行连接,该区域以0.0.0.0标识。所有的区域都必须在逻辑上连续,为此,骨干区域上特别引入了虚连接的概念以保证即使在物理上分割的区域仍然在逻辑上具有连通性。 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应该一致同意该区域的参数配置。因此,应该以区域为基础来统一考虑,错误的配置可能会导致相邻路由器之间无法相互传递信息,甚至导致路由信息的阻塞或者自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