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数据流量高速成长,带动高带宽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光通讯产业的发展也快速成长,由于许多厂商皆看好此市场商机下大举投入,使市场的秩序变为混乱,光通讯产业在这几年来的风风雨雨,也造成许多厂商的退出,不过毕竟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准备好的人来说,目前也还是有许多产品类别依然持续投入中。
对中国光通讯厂商而言,光通讯器件和设备机遇并存,由于城域接入网络持续普及化,对于相关的产品如WDM波长复用器、光收发模块等,都成为厂商的发展重点,中国城域光网络,尤其是城域智能光网络在2003年也开始启动,相关的设备互通工作也已经测试,使得2003年的光通讯产业,成为最具转折性的一年。
一、整体行业稳步发展
最近几年受到互联网急速发展、国内网络电信基础建设升级、运营商大量铺设光纤光缆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光通讯市场开始蓬勃发展,吸引不少厂商投入。光通讯产业之所以商机蓬勃,原因在于网络数据流量高速成长,带动高带宽设备需求,使得高容量的光纤通讯,成为全球通讯发展的趋势。
由于光通讯产业已由谷底逐渐复苏,但整体发展重心仍以Metro Access(城域接入网络)为主,而许多光通讯厂商发展策略也是如此,目前主要锁定大陆、日本、台湾、欧美等城域接入市场,产品为相关有/无源器件如DWDM、CWDM、FAU等,目前该市场整体发展以日本最为领先,预计这一两年内日本将建构1000万条FTTH光纤网络。
随着城域接入网络的铺设率提高,光通讯的发展将再次发热。根据国外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应用于城域领域的DWDM新兴光纤网络,其市场值在2002年达到3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33亿美元的市值,而至2004年则预计会创造40亿美元的高额产值。而这样的市场值虽然不及现在的SONET/SDH市场,不过其成长幅度却远高于SONET/SDH。从现在到2006年,光网络硬件的市场将会保持适当的增长,预计到2006年该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
Infonetics的首席分析师Howard先生表示:“目前光网络硬件市场还是比较稳定的,电信服务商的资本支出已经停止或几乎停止了收缩,预计在未来电信服务商的资本支出将出现缓步平稳增长,我们预计从2003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全球光网络设备的开支将会保持稳定,而北美地区设备支出的下降也在2003年放缓了脚步,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会缓慢增长。”
Howard先生表示,城域网络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市场,预计将有70%的光网络硬件收入来源于此。其中城域WDM市场继续增长,包括DWDM和CWDM市场。
而对于全球整个光通讯产业(包括光有源/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光传输设备等)在2003年的产值预计在115亿美元,其中器件市场在21亿美元左右,设备市场在94亿美元左右,相比2002年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了先前几年的泡沫,成长的更为稳健,在2003年里,众多的厂商已走出亏损的困境,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因为光通讯市场依然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目前以中国光通讯厂商而言,主要集中在光纤、光缆、光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光传输设备的研发,在看好相关的产品需求下,光器件和传输设备都将成为国内厂商获利的重要来源。
二、各种技术 争齐斗艳
1. 1光器件厂商逐渐走出困境
随着2003年全球光通讯设备和器件库存的大幅减少,运营商资本支出逐步增加的大环境影响,最主要的是国内的光通信市场的明显好转,无论是光纤、还是传输设备需求量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因此2003年的国内光器件的出货量开始明显增加,与2002年相比,预计增幅在20%以上,显示出中国光器件厂商正逐步走出困境。
另外,受日本光纤到户市场刺激的影响,中国光器件市场也表现异常活跃。2003年中国FTTP已经在各大城市启动,预计将会带动了相关器件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器件厂商也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力求通过自己的价格性能优势来打开新的市场,这当中尤其以中国最大光通讯器件供应商武汉邮科院为最,武汉邮科院在2003年以低价策略积极争取日本光收发器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全球光通信产业的回暖中,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业务增长最为显著,中国市场和中国厂商被普遍看好。华为、中兴2003年的光网络设备销售数量比去年同期至少增加了30%,相比光通讯传输设备厂商在国内外市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言,国内器件厂商的表现并不如设备优秀,但也还是可圈可点的。武汉邮科院已恢复到全盛时的水平。光是武汉邮科院与深圳飞通即取下中国市场的大半江山,前景也被看好。
另外,面对中国较好的市场状况和较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廉价的人工成本,国外的光器件厂商正逐步将其生产,制造,测试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企业的成本和服务优势正在慢慢减弱,根据IEK的调查,投资光无源器件的厂商初期有二分之一的资金花费在购买设备,其它1/2的资金有一半以上是人工成本,假设生产同样的产品,中国大陆上海人工的薪资约是台湾的1/5倍,相比美国人工更是降低不少,加上光无源器件的单价已呈低价化趋势,设备成本已无法缩减,若能在人工成本方面节省开销,将可提升产品出售的相对利润。
低价无源器件因人工成本较高,中国大陆相对于台湾与日本,美国的人工费用低廉许多,许多无源器件的厂商都已前来布局生产。至于全球两大无源器件制造商- JDS Uniphase及Oplink Communications正将其无源器件制造移到中国。根据Oplink的质量主管Charles Ingebretsen表示,该公司正将所有的产品制造到珠海自由贸易区的全新5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产品包含:光开关(switching)及信号路由(signal-routing)产品、光波分多路复用/解复用器(multiplexers/demultiplexers)、熔融式光纤耦合器(fused fiber-optic couplers)、循环器(circulators)、光滤波器(filters),以及模块。此次的搬迁将能强化先前在上海的运营,上海的工厂已于6月关闭,而更大产能的珠海厂房则正在运作,而该公司从1999 年4月就开始运作。
JDS Uniphase公司从2000年开始,就已在中国深圳制造DWDM模块、光耦合器(couplers),以及光隔离器(isolators),那时JDSU并购E-TEK Dynamics公司,也把该公司的15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厂房并入。JDSU正在将一些光电二极管的产品移往深圳制造,而根据该公司资深副总裁及技术主管Fred Leonberger表示,这些产品有质量保证。现今,有许多在亚洲开发的产品移回北美装在模块及系统中,然后再出货回亚洲市场销售。
所以,在我们看到国外大厂将其国外光器件方面的封装也有向国内转移并促进了国内光器件市场容量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外器件厂商所烦恼的成本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而技术优势相对还保持着,这将对国内器件厂商形成不小的压力。为了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开发出具有自身知识产权,并具有一定性价比的产品才是厂商发展的重中之重。
1.2光纤光缆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03年对于国内光纤行业而言是一个转折性的一年,国内厂商不忍国际光纤大厂的倾销行为而举起了反倾销的大旗,2003年12月3日,商务部光纤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光纤行业的反倾销活动是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的又一次重要维权举措,如果成功,势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企业除了要学会利用规则应对来自外部的危险外,如何进行行业自律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根据调查,在中国光纤市场上,国内厂商已经从92年的一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了2002年将近20家,供过于求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这个新兴市场虽然并不像外界认为的一枝独秀,但是国外厂商的确把销售目标的很大一部分锁定在了中国,特别是日韩厂商的廉价攻势,使中国市场上光纤等价格一直下跌。
以这次被诉讼的G652单模光纤为例,光纤平均成本为165元/公里。而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有国外厂商在中国的售价仅为14美元(115元人民币),2003年某韩国厂商的报价甚至一度降到了100元,令国内众多光纤厂商叫苦不跌。
由于光纤预制棒等核心技术在先前均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国内仅有极少数几家公司掌握这种技术,如长飞公司,大多数是购买国外公司的预制棒和光纤,来加工和生产,因此对于那些购买国外光纤的厂家由于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应对国内其他厂商的竞争,因此对听证调查不是很积极,只有长飞光纤和江苏法尔胜这两家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龙头企业挺身而出,积极地应对本次反倾销行动。
不过现在看来光纤反倾销并没有给国内市场带来更大的变化,光纤价格依然在降低,国外的份额依然很大,特别是韩国光纤,近来似乎又有扩大的趋势。国内光纤光缆产业到底何去何从,专家给出了相关的答案,那就是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那样才不会受制于人。可喜的是,国内的光纤产业在技术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以长飞、富通、法尔胜等为代表的国内光纤企业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核心。据了解,法尔胜、富通等都在研制G.652C的光纤预制棒,长飞则早已有能力进行基于G.652C的制棒拉丝。
其中富通最近研制出了新型全合成光纤预制棒,并在中国率先研制出一种低水峰单模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其“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新技术课题”还在2003年11月27日获得信息产业部表彰科技成果的最高奖项“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项目”(2003年度)。
富通集团在2001年底成功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2002年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新技术课题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近期,科研人员运用这种自行研制成功的新型全合成技术,制造生产出一种低水峰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低水峰光纤又称全波光纤,是一种运用范围更为宽泛的光纤。它的可用波长范围比普通光纤可利用的波长增加100nm左右,可支持更大容量更长距离的传输,且成本较低。
据了解,低水峰光纤和预制棒目前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外厂家能够生产。全合成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的发明和低水峰光纤的建成投产,是中国光通信领域和新材料领域极为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该技术目前已申报5项国内专利,产品也已开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CCID的统计,2003年中国光纤需求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400万芯公里,大大超过了2002年的1200万芯公里。可以说,中国的光纤光缆市场还是蛮大的,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仍能保持相当的增长,我们相信在中国市场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才能很好的生存,专家断言未来的光纤光缆行业将会走向较大规模的产业整合,从今年成都康宁和北京康宁的整合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尽管这两家都属康宁名下。
1.3CWDM DWDM风云再起
在光纤通讯技术中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器)技术有重大突破,即为IP over WDM网络设计,将提供一个FTTH服务解决方案;目前此技术已经将成熟的DWDM技术配合可调网络技术一起应用于城域网络中,网络中所有的网络系统都可以用相同的光纤网络架设,再依客户的等级加以调整网络,提供给客户所应享有的带宽,不需再为客户依不同的等级准备各种不同的器材,再次节省网络的设备与维护成本。
随着国内城域接入网铺设数量的增多,各种数据,视频等非语音业务的飞速增长,相信WDM将会在城域和局域市场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其在未来的城域网中比重将会逐步扩大。
在DWM技术中,又可区分为两大部分:CWDM(Coar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粗波分复用器)以及DWDM(密集波分复用器),这两者的差异在于CWDM的密度较低,可分出八个波长,信道间隔约20nm;DWDM密度较高,贝尔实验室已经研发出1022信道的DWDM,每个信道带宽小于0.7nm。由于全球景气低迷,光通讯无源器件的市场在一片迷雾之中,CWDM其独特的性价优势,在光通讯产品异军突起,而CWDM也是目前业界相当看好的明星产品。
其实,无论是CWDM技术还是DWDM技术,两者都会在当前和未来的城域网络架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这两种技术配合适当的光纤时,便会获得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而这也将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成本。特定在城域网应用的光纤,例如零水峰光纤(ZWPF)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都可加强WDM的效能。
当ZWPF跟全波段CWDM一起使用时可确保在短距离城域接入和边缘应用方面获得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其他领域,如在传输容量更高的城域骨干领域,如采用特殊的光纤将可获得更大的成本节省。今天的绝大多数城域网络都运行在2.5Gb/s (OC-48)的数据速度上,而服务供应商则打算在未来升级到10Gb/s (OC-192)甚至更高。许多运营商都期望用DWDM架构来满足较长距离上的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通过使用低色散,色散斜率的NZDSF,DWDM将会更加经济和通用,尤其是当比特速率升级到10Gb/s甚至更高的时候。
最低成本的城域骨干光纤是跟长途网络使用的类型一样,都是非零色散补偿光纤—NZDSF,该光纤因具备低色散和低色散斜率的特点而闻名。NZDSF的色散水平比传统的SMF低三至四倍,因此可获得相比后者三至四倍的未补偿传输距离(2.5 和 10 Gb/s)。
具有中等色散性能的NZDSF不仅可以使现有的设备传输更远的距离,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省城域和局域骨干距离的成本。事实上,已经有公司采用NZDSF来进行DWDM网络铺设,发现系统成本比采用那些用于局域城域骨干网络中的传统SMF节约了20%。同样,由于无须进行色散补偿,运营商就可采用更加简化和更低成本的放大器,这对减少功耗和空间也有帮助。
1.4接入网络成焦点 EPON脱颖而出
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即使不是电信网络强而有力的一部分,但在网络运营商投资及运营成本中却占极大的比重,而接入网络的规划为了长期使用,通常在技术的革新上很有限度。在当今的企业竞争环境里,所有的事情都在改变中,而接入网络正逐渐成为技术革新的焦点,并且当做一个提供新颖服务的平台。
接入网络的演进过程的复杂程度较干线网络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单点对多点,意味着必须面对从中心局提供连接数目庞大用户的挑战,而使用的光电器件必须能忍受天候的变化与承担各种损坏。在接入网络中,它不仅是采用相似的网络结构取代一个旧网络结构的问题而已,而且要引进崭新的网络结构。经由妥善利用传输技术,便可解决接入网络的迫切需求,接入网络的种类包括数字用户(x-Digital Subscriber Lin;xDSL)、光纤/同轴混合网络(Hybrid Fiber Coax;HFC)、无源式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以及无线宽频网络(Wireless)等。
对于光纤接入未来的市场看法,有业内专家认为,对于网络发展而言,内容与带宽是密不可分,在接入宽带网络中,光纤接入方式最值得期待,因为光通讯各项器件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价格现在也变的相当便宜,有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如今市场上的光纤、光器件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降低。以光纤价格为例,其最新的价格甚至降到了2000年光纤价格的1/10,光器件也降为原来的1/3。而且光传输能够突破电子传输上的限制,而现在比较欠缺的是反而是内容的提供,唯有内容及带宽相辅相成,以未来带宽共享的观点来看,光纤接入网络市场前景相当不错。
在当前光纤接入市场中,尤以日,韩,中等亚太发展的最为迅速,首先FTTH在日本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青睐,各大运营商如日本电信、西日本电信、东京电力、中部电力等都在积极发展FTTH/FTTP。日本的FTTH市场普及率已经接近10%,预计2006年前后将超过ADSL以及有线电视的宽带上网方式。而素以ADSL闻名的韩国,有消息称,预计到2006年ADSL也将全部转换为FTTH。而在欧美市场,由于先前的政策以及价格因素的影响,尚没有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不过已经有众多中小运营商尤其是有线运营商开始尝试FTTH了。
另外影响光纤到户大规模推广的因素除了价格以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PON、EPON、GPON在国内外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协议,要完全融于现有的网络,还需要运营商的积极参与,其可运营、可管理、可监控、可恢复等性能还有待运营商的检验。
就目前的亚洲宽带接入情况而言,EPON将逐步占据亚洲市场,而美国则要采用APON技术。日本NTT所青昧的GbE PON技术很可能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技术向导,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目前正加速推广基于IP业务的网络铺设。
中国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而计划在全国普及因特网接入,另外国家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而要西部省份进行大量的网络铺设,因为这些省份没有像上海,深圳那些沿海发达地区所铺设的数目庞大的光纤网络。因此PON将面临着巨大商机。由于中国铺设的ATM网络架构较少,所以那些运营商们想跳过APON技术直接进入IP领域。
不过总的来说,未来接入市场仍会由xDSL和有线宽频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服务内容的急剧增加,光电器件的价格下降,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预计光纤接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至少在亚洲国家如此。
1.5城域光网MSTP设备实现互通
今年的光通信业在在经历过去两年的低迷后,似乎形式上又出现让人欣慰的地方,而最值得关注的,便是中国首次实现了不同厂商的互联互通。
2003年6月在北京研究院进行的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测试中,华为与中兴两家实现了MSTP设备以太网业务虚级联的互通。这是国内首次实现MSTP设备以太网GFP和虚级联互通,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在华为公司与中兴公司进行互联互通的测试中,实现了GFP封装方式下VC12映射颗粒的虚级联互通,从而实现了SDH业务,FE业务跨厂商的完全互通。
2003年7月23日,在北京进行的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测试中,华为公司与光桥公司首次实现了基于LCAS(链路容量调整规程)的以太网业务互通测试,结合此前成功进行的多厂家GFP(通用成帧规程)互通测试,标志着MSTP技术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GFP和LCAS是MSTP领域的两项重要技术。GFP是数据业务映射到SDH/OTN的标准方式,其互连互通对网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同厂商的封装格式能够互通,则意味着GE或FE以太网业务不仅可以跨越不同厂商的SDH网络,不同厂商设备组成的SDH网络对于以太网业务将成为透明通道,为更大范围的组织二层网络提供了基础。LCAS技术作为ASON自动调整带宽的基础协议之一,它的出现可以使SDH网络的带宽配置更加灵活自由,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动态无损伤调整传输带宽,使网络变得更加健壮,更加智能化。
接着8月,在中国电信的MSTP测试中,烽火通信成功实现了与其它各厂商MSTP设备的各种速率的以太网业务基于GFP封装和LCAS链路调整的互连互通。
不同厂商MSTP设备上的以太网业务互连互通的实现将进一步促进MST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降低网络的整体投资成本、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健壮性打下基础。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将其MSTP设备应用到大陆以外的网络当中,在2003年底,香港九仓电讯(Wharf T&T) 采用中兴通讯Unitrans 系列 OADM和MSTP 产品建设的新骨干光网络顺利通过终验。这是亚太地区为数极少的开通运营的城域OADM和MSTP工程,业界专家认为网络在总体技术水平上已居于国际最先进行列。
可以预见的是,在当前和未来的城域网建设中,MSTP将成为运营商的首选。根据CCID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国内MSTP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传输市场的80%以上,近两年传统的SDH已基本被MSTP取代,2003年国内MSTP的市场基本上被国内厂商控制,华为,中兴,烽火占据着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国际通讯巨头在国内传输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小。2003年华为在传输市场取得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中兴和烽火也占到了国内市场的20%。三者相加,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0%左右。可见,在传输领域,国际大厂已基本被挤出了中国市场。
1. 6智能光网络ASON概念兴起
随着电信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光网络技术也从以前一味追求超大容量的光组网方式,逐步转变到构建更经济有效的新一代光联网上来。智能光网络的提出对整个电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体系结构和运营机制都会带来深远影响。
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北京研究院院长韦乐平先生认为:“智能光网络是传输网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网络结构上来讲,数据网的发展要求传输网络资源调配更灵活。而智能光网络的导入,使得网络资源能做到动态分布,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带宽的利用率,降低建网成本,缩短业务层的扩容时间,增加业务层节点的业务量负荷。”
如何有效降低光网络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已经越来越为运营商所关注。而智能光网络能够使网络更灵活,管理更方便,并显著地节省成本。正因为如此,适时引入智能光网络技术已被认为是目前解决基础电信运营商所面临问题的唯一可行办法。
从目前ASON网络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已经有很多的国外运营商在自己的长途网上部署ASON网络,但国内尚且没有。中国各个运营商都在对ASON进行密切跟踪,中国电信已经对ASON网络在长途骨干网上的应用做了经济性分析,中国电信计划于明年年初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实验。希望能够通过在传输节点上配置智能化节点设备,构建光层面的格形网络结构,实现光层面的快速保护、恢复。同时,通过智能光网络的引入,使网络调度的人工介入减少,使电路之间的调配和转接变得简单和智能化,提高网络运行效率。通过智能的网络控制和管理,降低整个网络的运营成本。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要求的业务提供快速、有效的支撑,满足各种客户的不同需求。中国电信计划条件成熟的时候,将组建ASON商业试验网,并逐渐向全程全网ASON网络演进。
不过武汉研究院总工程师毛谦表示:“需要指出一点,ASON不等于智能光网络,而是智能光网络开始基于电层面的阶段。ASON并没有带给网络根本性的变化,也不可能突然火爆。ASON的应用可能会从城域网首先开始,逐步向周围辐射,实现平滑过渡。”
相对于长途网,ASON在城域网的应用显得更加迫切。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由于网络资源有限、电路调度频繁、开通时限紧急等特点,将更加迫切的需要引入ASON技术增加网络功能,在这一点上,北京走在了各大城市的前列,2003年12月,中国网通北京市通信公司就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签定价值2千万美元的北京本地宽带综合传送网项目合同。这标志着北京通信将在今后几年内在现有传送网外,另建一张采用智能光网络技术的本地宽带综合传送网,从而为北京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通信支撑。这是国内首次在城域网上采用智能光网络技术。
但就ASON未来市场发展而言,专家认为,由于受标准的制约,ASON还处于大规模酝酿之中。但随着标准化进程的加快,相关设备和网络互通测试工作的完成,相信ASON的市场也会快速启动。
1.7 RPR进入成熟发展期
在城域光网的解决方案中, 传统的SDH技术无法适应数据业务大量增长的市场需求;城域WDM由于仅提供透明的传输通道而无法成为城域网的主流;而以IP为主的LAN网则因为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限制,无法直接复制和拓展到MAN和WAN网。因此,寻求既能满足大量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又能避免传统SDH弱点的新型传输技术,就成为城域网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 RPR(弹性分组环)就是适应这种需求的最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RPR技术现在已在中国和世界上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RPR试图解决如何在现有或新建传输网上有效传输数据的问题, 即如何将LAN网延伸和拓展到MAN网.众所周知,以太网以其简单性,易于扩容,动态带宽共享及低成本而大行其道,成为LAN的主流协议.但是,当将Ethernet或LAN简单地延伸到MAN/WAN网时,已不能满足电信运营商对于MAN/WAN网在网络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更高要求.而通过POS口在SDH上传输数据业务,又导致带宽利用率过低,Ethernet的诸多优点丧失殆尽.因此,应设法将LAN的一些特性移植和拓展到MAN/WAN网上,同时又对其加以改造,使其满足运营商级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能要求.因循这样一种思路而发展起来的RPR技术即涵盖和扩展了以太网的诸多优点, 又保留和吸取了传统传输网SDH的特点,使其成为满足语音和数据业务传输需求的新型平台。
可以预料,随着RPR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RPR标准(IEEE802.17)的即将出台,RPR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现在看来,今年将是众多设备厂商开发支持RPR的设备、众多运营商和专网用户考虑采纳RPR技术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的一年。而成熟的RPR设备市场,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形成。
1.8 10GbE网络的兴起
在国外,10G以太市场已经开始漫漫启动,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产品价格持续地下降以及供应商开始大量的出货,人们似乎看到了10G以太市场在未来的美妙前景。而以太技术也因此获得新的生命。与此同时,随着10G以太网络的日益兴起,也带动了相关器件和设备的发展,如可调激光器,可调转发器,光收发器,交换机,到目前为止,10G以太市场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和研究领域,但来自高端企业用户的需求正在增长,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需求正快速地增长,高性价比高带宽的光纤以太网络也越来越多,在未来办公大楼宽带局域网络市场主要以千兆以太网络为主,住宅小区和家庭市场则主要以10/100M以太网为主,按照合理的设计准则,如果水平布线已经是千兆比特级的,那主干网络的速度必须是其数倍,也就是要采用10Gb/s的基本架构。这就要对目前的1Gb/s或2.5Gb/s的基础架构进行升级。
而光电器件和设备在技术和价格方面不断突破,则使得10GbE网络离我们越来越近,尤其是光收发器在今年更是表现的不一般。众多厂商发布了支持300米多模光纤传输的光收发器新品,使的商家无须更换原有光纤就可以实现带宽升级,从而更乐意进行这样的升级。另外10G以太端口价格大幅下跌,也刺激了10G以太市场的快速发展。10G以太市场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收入增长77%,即从第一季度的1300万美元增长到第三季度的2300万美元。Infonetics预计该市场2003全年产值为8200万美元。虽然对于总体以太市场的118亿美元来说还微不足道,但其增速却不容小觑。
现在,10G以太网已经应用在校园网、城域网、企业网等。但是由于宽带服务内容的匮乏,人们对10G以太网络的带宽没有迫切需求,只有广泛开展宽带业务,增加带宽需求,10G以太技术才能获得大规模应用。说到底,还是与有没有市场的需求有关,受此影响,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延后一些。
三.市场稳定 前景可期
总的来说,2003年中国的光通讯市场是在稳定健康的发展,这与世界的潮流也是相吻合的。2003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认为这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毫无疑问的是,2004年中国的光器件和设备市场将会继续增长,但更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世界光通讯将很有希望在2003年的稳定基础上加速发展,届时的商机将会比现在多的多。国内的厂家应抓住国内国外商机,加速企业的发展,推动整体产业的进步,繁荣整个光通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