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明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信息理念。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对由物质经能量到信息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人们已经意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科学实验表明,人类对信息的本质的认识,现在仅仅是处于初始阶段,人们给信息下了多种定义,并在日常生产和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以及哲学等不同范畴内、不同层次上使用了信息概念。
早在1981年,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叶尔肖夫就在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以“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为题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信息理念,并建议营造基于信息技术的文化氛围与空间。事实上,在已经形成的这个巨大的文化空间里,人类的交流方式与交流工具都在产生质的飞跃。
在今天看来,信息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已经超过了不同的宗教、种族、语言和国家,跨越了整个时空领域。基于这样的信息理念,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将其贯穿于成人社会中,而且要求在孩童时期的学生就应基本形成。例如,在美国的“2061”计划(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中,当述及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时,要求学生在八年级结束时应该知道,“在一社会里和在不同社会中,技术──特别是运输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传播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面日渐重要。新的技术可以改变文化的价值和社会的行为。”2
人们在信息社会中选择、获取、利用知识与信息的基本意识和能力概括起来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和信息价值。关于信息素养的内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国,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8年出版了《信息:创建学习的伙伴》,其中谈到的信息素养标准中涉及了以下9个方面:
*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
*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文学作品和其他对信息创造性地表达;
*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努力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到优秀;
*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
*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3
当前,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来看,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发达国家所追求的共同教育目标之一。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仅仅局限于小学、中学和大学,而且涉足其他成人教育领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